2020年钟祥市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2020年,钟祥市农业经济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总体保持正增长。粮食再获丰收,畜禽产能不断恢复,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基本稳定。

一、基本情况

农村经济总势持续向好。2020年全市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44.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86.11亿元,增长1.7%。

(一)粮、油产量稳中有增。全市全年粮食产量95.4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0.14万吨。其中,水稻61.21万吨,比上年增长了0.6万吨,小麦18.5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0.3万吨。油料产量10.6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25万吨。虽受疫情影响,但后期在开花结实期气候较好,防治得力,整体得到及时补救,且水分充足,温度适应,光照充足,为小麦稳产油菜增产提供必要的气象条件。

(二)水果品种更全面。全市全年瓜果以及园林水果产量22.9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0.48万吨,产量稳步提高。旧口的砂梨,丰乐、柴湖的草莓及火龙果,长滩的杨梅和枇杷,东桥的枣子,官庄湖的西瓜,客店、张集的泉水柑,九里的桑葚等特色水果发展和增收作用日益提升的良好局面,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渔业发展后劲不足。全市全年水产品产量14.52万吨,比上年减少了0.26万吨。由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年禁捕,今年的捕捞产量为零,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交易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收入,部分因无法承受疫情导致的亏损而淘汰。

(四)畜禽产能逐渐恢复。全市全年生猪存栏83.76万头,比上年增加了31.8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8.05万头,比上年增加了2.74万头;牛存栏4.62万头,比上年增加了1.3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61万头,比上年增加了0.68万头。能繁母猪、母牛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基础,雄厚的能繁母猪、母牛数量基础有力地保证生猪、牛生产的稳定。生猪存栏持续恢复,基本保障猪肉供应。

(五)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钟祥农业资源丰富,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放大产业优势,重点抓好“粮油猪、花果蔬、鱼葛菇”等产业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支撑,全市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田率95%以上。以“十大渔业工程”、“五大特色渔业”为载体,加强“香稻嘉鱼”、“温峡有机鱼”等渔业品牌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防控能力考验畜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禽流感、非洲猪瘟等各种动物疫情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和防控能力直接关系到所有养殖户的养殖收益,这都对畜牧业养殖的管控以及疫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考验,无形中直接增长了畜牧业养殖户的养殖成本,间接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畜牧业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二)池塘基础设置较差,难以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大宗淡水鱼是全市传统养殖鱼类,其养殖模式、规模、设施依然比较传统,呈现出规模小、分散,设施陈旧等特点。由于池塘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较低,基础条件较差,制约了淡水养殖业的生产发展。

三、建议

(一)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进一步指导养猪场户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落实清洗消毒等防控措施,改善防疫条件,主动加强防疫管理,确保生猪产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二)突出发展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力创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积极推广水产新品种,不断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快推进水产养殖减排减药,继续推动全市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

来源:荆门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