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村位于东宝区仙居乡腹地,毗临仙居集镇。近年来,三泉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特色发展之路。
现场声:“这刚刚看到的就是我们三泉村一组跟我们村两委商议签订的合同,田亩的核实情况...”
这两天,三泉村采取与村民共商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涉及一个村民小组的近千亩农田,其中一部分土地将与村里的合作社实现产业基地共建。
荆门市银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胡志银:“在共建这一块的话,在村集体两委班子共同努力下,统一流转土地100亩,建设智能温室大棚,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我们可以实现土地流转,给老百姓直接收入,户平增收可能在2000元左右。”
在实现土地流转共商,基地与村两委共建的基础上,合作社还在产业发展上与村里共同商量。
荆门市银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胡志银:“商量就是从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都是在村两委共同商议下完成的,避免盲目无序的投资发展。”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村里群众就近务工增收,每年发给村里群众的工资就达到50万元,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特别是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将自己的田地流转给合作社之余,还在合作社里打打零工,挣点收入补贴家庭零用,日子过的舒坦。
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村民 鲁儒凤 70岁:“一天有一个人帮忙的话,多剪一点可以搞60块钱,不帮忙的话搞五十四五块钱。”
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村民 刘贤珍:“家田亩流转有四亩田,以前都流转出去了,一亩田900块钱,(打工)春上一季、秋下一季,一季度搞个千把两千块钱。”
除了在村里的产业方面探索“共商共建共享”模式外,三泉村还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实现了“共商共建共享”。
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党支部书记 主任 张梅林:“在共商共建共享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我们通过三泉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我们的村集体和仙居湿地公园,一起共商共建,投资100多万元打造了山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我们的山泉村道路也宽了,路灯也亮了,环境也变美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幸福感、获得感也很强了。”
把村级美丽乡村建设理念融入到相关建设和改造工程中,三泉村的“共商共建共享”,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做到了“出小钱,办大事”。现在,村里建成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环河堤鹅卵石健康步道、百果园、连心池等景观,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村民 李红英:“现在我们路变宽了,也有路灯了,我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有专业的保洁员,垃圾分类之类的都有,仙居属于神仙故里,三泉属于神仙故里的核心区域,我们住在这里感到很幸福。”
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党支部书记 主任 张梅林:“以前我们村集体收入是很薄弱的,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一起来共商共建,然后就把我们原来的一些不足的地方解决了,把事情也做得圆满成功,我们的新农村建设,环境也美了,湿地公园这一块的环境也变美了。”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郭铁 三审:丁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