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进一步夯实荆门市掇刀石街道长坂坡社区力量和服务保障能力基础,加快社区发展,在基层党建工作更接地气,让老百姓在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根据辖区商业门店、流动人口、农贸市场较多实际情况,结合“红管家”工作理念及服务范围,长坂坡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服务方法,辐射辖区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CBP加油站”。
“CBP”是“长坂坡”全拼首字母的缩写,即:长(C)期为居民办(B)实事,给予陪(P)伴帮扶。
“C”代表“长期”,坚持实现“你有呼、我必应”的零距离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整体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服务模式,社区设计制作便民服务卡并送卡上门,将社区服务理念宣传到户,使居民体会到服务零距离。便民服务卡上印有长坂坡社区服务热线、办公地址、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及服务宗旨等信息。方便社区居民随时拨打服务热线咨询和反映问题,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失能的居民,一个电话社区就上门为失能人员申报安装辅助器材,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畅通干部和群众的联系渠道,架起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真正做到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区服务和百姓生活“零距离”,提供长期便民利民的服务,使社区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居民,增强居民幸福感、满足感和归属感。真正去解决居民的难点、堵点,让矛盾纠纷大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楼栋。
“B”代表“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办暖心事。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借助社区包联单位等力量帮助解决一批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好事做实,将实事办好。以“党建+志愿服务”弘扬社区发展主旋律,创新开展“五个一”特色活动,即一日一志愿服务活动、一周一洁城活动、一月一主题活动、一季度一宣传教育活动、一年一慰问活动,将政策、文化、卫生、科技、法律等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定期开展助老送服务、助残送温暖、助学送学费、助困送爱心、助留守送关怀活动,把“党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展与延伸,达到“1+N”的效果,使每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衷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暖心事,自发的奉献爱心。
开展一日一志愿活动,在掇刀小广场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开展一周一洁城活动,在辖区三无小区清扫保洁
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开展一季度一宣传教育活动,廉洁文化进校园
开展一年一慰问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特扶家庭
“P ”代表“陪伴”,给予居民陪伴帮扶。以“党建+志愿服务”传递爱心正能量,以“红管家”为契机,依托“荆楚红管家”APP,建立互帮互助机制,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居民解决更多实际困难,让爱心一直传递下去,让更多需要关怀的困难居民得到陪伴,共筑爱心长城。发动“红管家”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办实事,为孤寡老人提供暖心陪护、为留守儿童提供真心陪读,为特殊群体提供真诚陪伴。
“加油站”顾名思义补给充电、加油、舒缓居民疲倦劳累,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加油站”配备休息桌椅、报纸、空调、微波炉、饮水机、充电排插、应急药品、雨伞、自行车打气筒等,方便周边居民以及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来此歇脚,为他们提供精准温馨的服务。累了,在“加油站”歇歇脚;渴了,在“加油站”接点水;急了,在“加油站”上厕所;饥了,在“加油站”热热饭;热了,在“加油站”吹会儿空调,凉快凉快……
今后,长坂坡社区将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以“红管家”为契机,走好品质服务“主路径”,倾力打造CBP“加油站”,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在解决民生关切的“难事愁事”上体现新作为,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社区“红色堡垒”带来的幸福感。
来源:掇刀石街道办事处 周佳妮 聂子尧
编辑:杜莉
审核:许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