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双井”西瓜作为荆门本土的特色农产品,长期以来都是市民餐桌上的必备水果。眼下正是移栽西瓜苗的时节,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漳河新区双井村看一看。
趁着晴好天气,漳河新区双井村的村民们抓紧在户外搭建西瓜大棚。在已建成的棚内,瓜农们穿梭其中,小心翼翼地将地膜盖在刚刚移栽入土的西瓜苗上。
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双井村村民 邹阳:覆盖了膜之后,然后把西瓜上市时间提前、价格也好一些。可以提早可以早一个星期到十天的样子,价格的话,一斤的话可以多个3—5毛钱嘛,一斤多个3—5毛的话,一亩地的话就可以多个一、两千块钱。
近年来,双井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全村四分之三的农户成为社员,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全省最大的设施西瓜基地。全村现种植西瓜8000余亩,其中设施大棚西瓜3000亩、小拱棚西瓜5000亩,平均亩产5200斤,每亩纯利润达万元以上,村民户平年纯收入达12万元,带动23户脱贫户户平年增收5000元。
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双井村村民 邹阳:我们一亩田的西瓜的话,纯收入的话就可以赚个1.1万到1.5万不等,就相当于就是西瓜种完了种水稻,种水稻的它可以把这个土壤里面的这个病害全部给它杀死,然后现在看到的这里面的这个稻谷秸秆我们全部还田,然后又成为有机肥。
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杨兴柏:总体来说,这个模式实现到这个秸秆全还田,后茬的水稻化肥施用量比较少,生态效益是非常显著。现在通过这个双井基地的这个推广,引领我们全市的子陵铺镇、官庄湖农场、官垱镇这些地方,都在的应用也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魏洁 三审: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