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下午,台州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八位抗疫一线的代表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故事。
台州援荆医疗队 朱宏波
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分享了
“台州ICU”里的三种时刻
自2月22日荆门“台州ICU”病区正式运行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截至3月15日,病区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25例,目前有20位患者已治愈出院或转入普通病房。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2岁,多数人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
作为浙江援荆门台州医疗队里的一名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朱宏波正在为治愈病房里的5名患者努力着。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他语气平静,“这场战役是由医护人员和患者并肩作战的,期间固然有许多危险紧张的时刻,但病房里也不乏温情、欣慰的故事。”
紧张时刻:
病区收治满员马力全开
3月1日,随着两名新患者的转入,荆门“台州ICU”重症病区宣告满员,并由此成为荆门抗疫的“焦点战场”。
“那天我上的是晚班,22名患者都是重症或危重症,我们大家心里比较紧张,精神压力比之前大了很多。”朱宏波说,这些患者中有两名上了CRRT,五六名上了高流量吸氧,还有一名用了无创呼吸机,他那天是舱内医生,病区里的铃声频繁响起,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候。

“我要及时关注到这些仪器上的参数,和病人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不稳定,就要调节仪器参数,帮病人把症状稳定下来。”朱宏波说,同时他还要随时跟舱外医生联络,让队友及时记录下患者的情况。
4个小时下来,朱宏波的感受是比以往更累,“之前穿防护服后还都是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但那天晚上因为一直在走路,出来就有点喘不上气了。”
温暖时刻:
患者跟医护人员说“谢谢”
“在战役一线,最直接的温暖和欣慰,肯定是患者带给我们的。”让朱宏波印象最深的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
“这名患者刚来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病情也很重,还要做透析,对医护人员却不理不睬,对治疗也有些抗拒。”他说,不少患者因为住院时间长,看不到家人,都有这样的情绪,而这名患者表现得特别明显。

所以,医疗队里的医护人员发觉后,就对这位患者特别照顾,一边积极治疗,一边关注他的情绪,上班时还经常给他带些水果、饮料。
“我上班的时候,会告诉他,老哥别紧张,慢慢会好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我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帮助您早日康复,您自己也要树立信心,不能放弃。”朱宏波说,刚开始患者只会向自己点点头,等病情稳定,心情好转后,就经常向医护人员说“谢谢”,“那时候就觉得心里特别温暖。”
后来,这名患者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病区里,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朱宏波说。
轻松时刻:
白衣战袍绘治愈系漫画
在隔离病房里,有突如其来的紧张时刻,也有病患、队友间互动的轻松时刻。
说起队友们,朱宏波曾在日记里写道“当打开最后一道门,就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身边是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说话靠吼,不怕人不听,就怕人听不到,走路要躲,不怕人不躲,就怕撞到人。”

尽管合作了近一个月,由于平常不能见面,进病区总是“全副武装”,所以很多时候朱宏波都不大认得出一起上班的队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团队作战,虽然穿着防护服,重症监护室里的医护人员动作还是很麻利的。”
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大家的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有一天晚上,一起上班的7名护理队员穿防护服时,抽空在衣服背后画了漫画。朱宏波回忆,“画的是葫芦娃大战新冠病毒,用拳头把病毒打出血。”当晚,朱宏波给他们拍下了照片,以作纪念,“当时就觉得很有趣。”
朱宏波说,现在从酒店房间看楼下的街道,开始有车经过,荆门就跟台州之前一样,正在一步步解封,“相信等风雨过后,脱下装备,我们就能微笑相见!”
来源:云上荆门综合无限台州报道
责编: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