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识破保单借款骗局 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案例介绍:

8月5日,中国人寿荆门客服中心柜员接待一位老年客户,客户要求办理保单借款业务。柜员在讲解借款流程、利息计算规则后,协助客户办理保单借款,在询问客户办理借款用途的时候,发现老人对借款用途避而不答,且情绪非常不稳定和不耐烦,反复念叨“你管我借款干什么,我现在有急事,我要转一笔资金激活我的银行卡账户,不然我的卡会被冻结”。经耐心引导,老人才透露:此前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监管人员”,称其名下银行账户有异常,涉嫌违规”,必须通过保单借款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验证清白”,否则会冻结保单及名下资产。柜员立刻判断老人遭遇电信诈骗,劝阻借款操作,普及防诈知识,避免了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

1.诈骗目标精准:老年人对金融业务流程相对不熟悉,对“监管人员”“账户冻结”等表述易产生恐惧心理,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点目标。

2.话术伪装性强:诈骗分子冒用官方身份,将“保单借款”与“账户验证”捆绑,利用老人对保单权益的不了解,编造紧急场景诱导其操作。

3.客户风险意识薄弱:老人未意识到“要求转账至陌生账户”的不合理性,也未及时与家属或保险公司核实信息,险些落入诈骗陷阱。

风险提示

1.牢记“三不”准则:凡是陌生电话要求转账、提及“安全账户”“资金验证”,或以“账户冻结”“违规”威胁的,一律不信、不转、不泄露个人及保单信息。

2.办理业务多核实:保单借款需在保险公司官方网点、官方APP等正规渠道办理,办理前可主动向保险公司客服、家人确认流程,切勿听从陌生电话的“指令操作”。

3.重点群体加强守护:保险公司在接待老年客户办理借款、退保等业务时,应主动询问资金用途、提醒诈骗风险;家属也需多向老人普及诈骗特征,帮助老人筑牢财产安全防线。